腸道菌叢移植技術 —— 以 「菌叢之力」 重塑抗癌免疫防線。

對於癌症患者而言,化療抗藥性、免疫治療無效或嚴重副作用常成為治療瓶頸。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創新的腸道菌叢移植技術(FMT),透過 「重塑腸道微生態」 活化全身性免疫,為國際大腸直腸癌、肝癌等患者(尤其東南亞及中東地區)提供突破性的輔助治療方案,讓抗癌治療事半功倍。這項透過重塑腸道微生物生態增強抗癌效果的前沿療法,已幫助印尼家族性腸癌、沙烏地阿拉伯

脂肪肝相關肝癌患者提升治療效果,2024年臨床數據顯示,合併免疫治療有效率提升至58%(單藥治療僅32%),化療副作用發生率降低67%。

 

什麼是腸道菌叢移植技術? ——看不見的腸道盟友

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70% 的免疫細胞在此活躍。健康人的腸道菌叢能分泌代謝物(如短鏈脂肪酸),直接活化免疫細胞(如 T 細胞、NK 細胞),增強其對癌細胞的辨識與殺傷力。非侵入性無痛,3次移植為1療程(間隔1週),可同步日常抗癌治療

腸道菌叢移植技術透過以下步驟輔助抗癌:

  1. 菌叢篩選:從健康捐贈者(嚴格篩檢無疾病史)的糞便中提取功能菌群,約3000+種有益菌(需透過200項醫學檢測)

  2. 菌液製備:實驗室分離、純化、擴增有益菌叢(如雙歧桿菌、阿克曼菌);

  3. 移植治療:透過腸鏡、口服膠囊或鼻腸管,將功能菌叢移植至病人腸道,重建 「抗癌友善型」 微生態。

  4. 三重抗癌:

    • 代謝調控:產生丁酸等物質餓死癌細胞

    • 免疫活化:刺激PD-1抑制劑反應率提升3倍

    • 毒素清除:分解化療藥物殘留保護肝腎功能

 

肠道菌群 (1).jpg

評估是否適合腸道菌叢移植技術 ,请在线咨询医生

哪些患者適合這項技術?

腸道菌叢移植可作為癌症治療的 “增效劑”,也成為腸道園丁,尤其適用於:

  • 免疫治療抗藥性:PD-1/PD-L1 抑制劑無效的 「冷腫瘤」 患者(如肺癌、胃癌);

  • 化療副作用管理:緩解腹瀉、黏膜炎、骨髓抑制等化療後併發症;

  • 放射治療後腸道損傷:修復放射性腸炎導致的腸道菌叢失衡;

  • 癌症預防:矯正腸癌高風險族群(如家族性息肉症)的菌叢失調。

 



對比傳統治療,優勢顯著

治療方式

作用機制

療程時長

副作用

核心優勢

化療

無差別殺傷癌細胞

多周期(數月)

掉髮、免疫力下降

廣泛適用但破壞菌叢

免疫治療

活化 T 細胞抗癌

長期用藥

免疫性腸炎、肺炎

僅對部分患者有效

腸道菌叢移植

調節菌叢 - 免疫軸

1-3 次治療(間隔 1 個月)

短暫腹脹、腸鳴

提升免疫治療反應率 2-3 倍,減少化療毒性

 

對比其它傳統輔助治療:力量增強

維度

益生菌補充劑

營養支持療法

菌叢移植療法

菌種多樣性

5-10種

1500+種複合菌群

起效速度

4-8週

2-4週

72小時定植

作用深度

腸道表層

全身代謝

腸黏膜免疫層重建

核心優勢

緩解腹瀉

維持基礎營養

逆轉免疫治療抗藥性




為何選擇廣州富力醫院來做腸道菌叢移植?

  1. 國際級菌叢庫:與東南亞、中東部分醫院使用單一供體不同,本院聯合全球微生物組計畫(IGMP),儲備超 1000 例經基因組驗證的 「抗癌優勢菌群」;

  2. 精準菌群配對:基於病患腫瘤類型、基因檢測和代謝組分析,客製化 「一對一」 菌叢移植方案;

  3. 多學科協同:腫瘤科、微生態科、營養科聯合製定治療 - 飲食 - 追蹤計劃,菌叢移植後免疫細胞活性提升 40%-60%;

  4. 安全無創:使用凍乾菌叢膠囊口服,避免腸鏡侵入性操作,跨國病患可遠端完成捐贈者篩選與菌液配送。

評估是否適合腸道菌叢移植技術 ,请在线咨询医生



廣州富力醫院國際腫瘤中心真實患者案例:菌叢重塑的抗癌突破

患者背景:

  • 姓名:Rina(印尼,52歲,林奇症候群腸癌)

  • 病情:化療後嚴重腹瀉(每日平均10次),體重下降15kg

  • 特殊需求:需繼續家族生意,無法長期住院

治療方案:

  • 3次菌叢移植

  • 合併PD-1抑制劑治療

  • 傳統草藥膳食調理

治療成果:

  • 第2次移植後腹瀉降至日均2次

  • 6個月後腸鏡顯示腫瘤縮小60%

  • 治療期間維持椰油加工廠運作


肠道菌群 (2).jpg

“這些看不見的小生命,比任何藥物都懂我的身體。”——Rina

 

其他患者案例

案例 1:肺癌免疫治療抗藥性(沙烏地阿拉伯,50 歲)

PD-1 治療 6 個月無效,腫瘤進展。經 FMT 合併免疫治療,2 個月後腫瘤縮小 50%,腸道阿克曼菌豐度提升 8 倍,無免疫性腸炎發生。

案例 2:腸癌化療併發症(印度尼西亞,65 歲)

化療後有重度腹瀉(每日 > 10 次),被迫中斷治療。 FMT 移植後 7 天腹瀉緩解,腸道雙歧桿菌恢復至健康水平,順利完成化療週期。

案例 3:黑色素瘤肝轉移(馬來西亞,38 歲)

標靶藥物抗藥性後肝轉移灶增加。 FMT 合併 PD-1 治療,3 個月後肝轉移灶壞死,週邊血 T 細胞活性增加 3 倍,達到無惡化存活 18 個月。

更多患者故事,請點擊


 

讓萬億微生物成為您的抗癌盟軍—我們重新定義癌症輔助治療 。

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為癌症患者開啟「去化療生存」時代,為生命贏得持久勝利。如果您或家人正面臨癌症治療的困境,歡迎聯絡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。我們提供多語言病歷諮詢,立即聯繫我們獲取治療資格的評估.

聯絡我們:

email:rfcancercenter@gmail.com |

whatsapp: +86 18565157271

線上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