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子星大樓下的 “健康警報”
我是張志強,吉隆坡某棕櫚油集團的CEO。常年穿梭倫敦、新加坡和吉隆坡,凌晨郵件和深夜應酬是家常便飯。 2024年開齋節期間,我突然感到持續的右上腹悶痛和食慾不振,這讓我不得不就醫。 PET-CT報告猶如晴天霹靂-肝癌晚期,腫瘤侵犯門靜脈。這個消息如同一記重錘,擊碎了我一直以來的自信與從容。
吉隆坡醫院的 “被動防禦”
當地醫師表示,由於腫瘤位置險要,無法進行手術切除,只能嘗試傳統的TACE(經動脈化療栓塞)介入治療。在經歷了三次栓塞術後,我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,出現了嚴重的肝損傷。膽紅素飆升至正常值的10倍,腹水讓我連呼吸都變得困難。最絕望的時候,我只能靠輸白蛋白維持生命。看著財務報表上的數字,卻連簽章的力氣都沒有。這種無力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絕望。
“生命的方向盤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,即使病魔猖獗,也要用科技與勇氣開闢新生之路。”— 張志強
馬六甲華商的 “破局之道”
在馬六甲中華總商會的一次偶然交流中,副會長陳先生分享了他在廣州富力醫院的治療經歷:“中國醫生用介入 + 免疫療法‘雙管齊下’,我現在能出海釣魚了!” 他的故事給了我一線希望。透過視訊會診,中方醫療團隊詳細解釋了他們的治療方案。他們以3D動畫展示了整個過程:介入治療精準栓塞腫瘤供血血管,阻斷腫瘤的營養供應;免疫治療則激活自身的T細胞,攻擊殘留的癌細胞。這種綜合治療方法聽起來既科學又高效,讓我看到了新的希望。
珠江新城的 “雙劍合璧”
2024年7月,我帶著馬來西亞東革阿里和止痛藥來到了廣州富力醫院。治療體驗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,介入手術:在局部麻醉下,醫生從股動脈插管,術中實時DSA影像精準定位腫瘤,確保栓塞劑準確送達目標區域。手術非常順利,術後當晚我就能吃海南雞飯,恢復情況超出預期;免疫治療:個人化PD-1抑制劑方案配合中醫艾灸,逐步增強了我的免疫系統。疲勞感逐漸消失,體力也慢慢恢復;文化適配:醫院提供了馬來語翻譯,24小時待命,確保溝通無障礙。病房內配備了清真祈禱墊和椰漿飯食譜,讓我在異國他鄉也能感受到家鄉的溫暖。
經過四個月的綜合治療,MRI顯示腫瘤縮小了70%,AFP(甲胎蛋白)水平從3000降至58。現在的我不僅能獨自駕駛私人遊艇出海,也重啟了非洲棕櫚園的投資計畫。這一切的變化,都離不開科技與勇氣的支持。
(註:故事基於真實案例改編,經當事人授權發布)
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為癌症患者開啟「去化療生存」時代,為生命贏得持久勝利。如果您或家人正面臨癌症治療的困境,歡迎聯絡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。我們提供多語言病歷諮詢,立即聯繫我們獲取治療資格的評估.
聯絡我們:
email:rfcancercenter@gmail.com |
whatsapp: +86 185651572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