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裂縫:硬塊打破平靜生活

我叫諾萊妮,朋友們都叫我萊妮,是馬來西亞吉隆坡一所中學的數學老師。和丈夫、兩個孩子住在城郊的連棟別墅裡,生活平靜安穩。每週帶學生參加奧數競賽、週末陪孩子們踢足球,是我最滿足的日常。直到去年那個悶熱的午後,我在浴室發現左胸有個硬塊──像枚頑固的硬幣,怎麼按都不消失。

 

化療噩夢:脫髮、浮腫與擴散的陰影

吉隆坡中央醫院的檢查結果來得很快:乳癌第二期。化療室裡此起彼落的嘔吐聲成了我的惡夢,第五次化療後,我的長髮像枯葉般成把脫落。更讓我絕望的是CT報告顯示,腫瘤在傳統放射治療下竟擴散到了淋巴。 「或許需要切除整個乳房。」醫生的話像把鈍刀,在我心裡來回切割。老公握著我因藥物浮腫的手說:"我們再找其他方法。"

 

轉機:病友推薦的廣州新技術

轉機出現在病友互助會。新加坡的陳太太給我看她的治療對比圖——同樣的分期,在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治療後,她的腫瘤標記物降到了正常範圍。手機搜尋時,網頁上"質子重離子精準放療""個體化靶向治療"這些陌生詞彙,隨著滾動的手指漸漸點亮我的眼睛。

马来西亚.jpg


精準治療:保住乳房與尊嚴的奇蹟

落地廣州那天,機場的"生命通道"服務人員推著輪椅接機時,我還在發著低燒。富力醫院的國際醫療部比我想像的更溫暖,會講馬來語的護士長阿琳幫我擦掉眼角的淚:"別怕,我們這裡80%的乳腺癌患者都保住了乳房。"

 

新生:腫瘤消失的曙光

週主任的診療室擺滿了3D腫瘤模型,他用全息投影展示我的病灶:"看,腫瘤像被精準標註的壞蘋果,質子射線可以像手術刀一樣逐層剝離。"治療期間,我經歷了與吉隆坡完全不同的體 驗:標靶藥配合中藥熏蒸,讓我不再吐得昏天黑地;每次放療前,機械臂會根據當天的體態數據自動校準角度,誤差不超過0.5毫米;最驚喜的是冰帽護理,六療程結束我的捲發依然濃密。

昨天複查時,核磁共振顯示淋巴轉移灶已完全消失,原發腫瘤縮小到3mm。站在珠江邊拍影片給孩子們看時,江風掀起我的碎花頭巾,露出新長出的絨毛。 「媽媽要戴著這條頭巾去參加下個月的複課儀式哦!」我在鏡頭前轉了個圈,遠處的小蠻腰塔閃著希望的光。

 

癌症不是終點

想對正在抗癌的朋友說:癌症不是生命的休止符,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向,我們都能譜寫出新的樂章。就像我常教學生的數學題,有時候換種解法,就會看見完全不同的答案。

 

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為癌症患者開啟「去化療生存」時代,為生命贏得持久勝利。如果您或家人正面臨癌症治療的困境,歡迎聯絡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。我們提供多語言病歷諮詢,立即聯繫我們獲取治療資格的評估.

聯絡我們:

email:rfcancercenter@gmail.com |

whatsapp: +86 18565157271

更多患者故事,請點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