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曼谷到廣州:一位乳癌患者的治癒之路
我叫素帕,今年42歲,是個住在曼谷的中學英文老師。和丈夫阿南、10歲的女兒小琳一起,我們的日子原本平靜而幸福——週末逛夜市、假期去海邊度假,直到去年夏天,我的生活突然被一場疾病徹底打亂。
發現異常:身體突然"背叛"了我
那天批改作業時,我無意間摸到右胸有個硬塊,像頑固的鵝卵石。起初以為是生理期前的腫脹,但兩個月過去,硬塊不僅沒消失,皮膚還出現了橘皮樣的褶皺。更可怕的是,我開始頻繁地低燒,夜裡盜汗浸透睡衣,連抱起女兒都變得吃力。
在曼谷私立醫院,穿刺檢查的結果讓診間空氣瞬間凝固—"Ⅲ期侵襲性乳癌"。主治醫師建議先化療縮小腫瘤,可三週期治療下來,嘔吐、掉髮、指甲發黑接踵而至,白血球卻始終在危險值徘徊。更令人絕望的是複查報告顯示:"腫瘤體積僅縮小15%"。護士悄悄告訴我,醫院的放療設備還是十年前的老型號,標靶藥物也僅有基本款。
轉機:在絕望中抓住希望
某個深夜,我蜷縮在病床上翻看乳癌論壇,一條來自泰國病友的留言躍入眼簾:"去中國廣州富力醫院試試吧,我的腫瘤標記物在那裡降到了正常值。"丈夫立刻聯繫院方國際醫療部,視頻問診時,腫瘤科李主任的話讓我重燃希望:"您的HER2陽性分型適合我們的靶向治療率以上,可以達到75%以上”。
跨越千里:在異國找到曙光
踏上廣州土地時,我虛弱得需要輪椅接送。但富力醫院的環境讓我眼前一亮:候診區有泰語標識,護士會說簡單泰語問候,治療室裡的螺旋斷層放療儀(TOMO)像科幻片裡的裝置。李主任團隊為我制定了"新輔助化療+標靶+手術+質子放療"的階梯方案。
最讓我驚訝的是化療體驗——藥物透過輸液港緩慢注入,配合中藥貼敷和穴位按壓,噁心感減輕了大半。當第2週期結束後PET-CT顯示腫瘤縮小60%時,我摸著重新長出的髮茬哭了。質子放射治療更是神奇:每次治療就像做CT檢查,皮膚沒有灼傷,28次照射後,醫生指著三維影像告訴我:"邊緣乾淨,未見殘留。"
重生:從病床重返講台
如今回到曼谷校園已經三個月,學生們說我比生病前更有活力——每天晨跑3公里,週末帶女兒學游泳,複查時泰國醫生看著完全正常的腫瘤標記物報告直呼"奇蹟"。上週收到廣州寄來的康復紀念章,我把它別在教案夾上,時刻提醒自己:這場跨越國界的救治,不僅治好了我的身體,更讓我相信現代醫學的溫度與力量。
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為癌症患者開啟「去化療生存」時代,為生命贏得持久勝利。如果您或家人正面臨癌症治療的困境,歡迎聯絡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。我們提供多語言病歷諮詢,立即聯繫我們獲取治療資格的評估.
聯絡我們:
email:rfcancercenter@gmail.com |
whatsapp: +86 185651572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