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痛
我叫陳明華,今年48歲,在經營一家五金貿易公司。每天早晨6點準時出現在倉庫,晚上陪老婆小孩吃叻沙看球賽,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十年。直到去年雨季,我發現吃咖哩時像有人用砂紙刮胃壁,止痛片從每週1粒吃到每天3粒。在私人醫院做了三次胃鏡後,那個留著八字胡的印度裔醫生把報告單推到我面前:"第三期印戒細胞癌,建議全胃切除"。
“癌症不是終點站,而是人生中繼站。當你在黑暗隧道裡走到絕望時,記得地球另一端總有一盞無影燈為你點亮——關鍵要邁出尋找光明的那一步”——陳明華
化療讓我變成活骷髏
手術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,可三個月後CT顯示肝轉移。化療幫浦24小時掛在身上,頭髮大把掉在馬來糕點的蒸籠裡。最可怕的是神經毒性——有次簽合約給客戶時,手指突然抽搐著把鋼筆甩出三公尺遠。妻子偷偷錄下我蜷縮在廁所嘔吐的影片:"這樣下去你會比爸爸走得更早!"
在YouTube上看到生命之光
那天凌晨三點,止痛針失效的我刷到廣州富力醫院的個案影片。介入科的林主任正在示範"粒子植入術",那些比芝麻還小的放射性粒子,在螢幕上像螢火蟲群精準包圍腫瘤。我數著存款咬牙訂機票時,發現影片評論區竟有馬來文留言:"我爸爸在這裡多活了五年"。
20分鐘手術改變命運
當飛機緩緩降落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時,心中既充滿期待又有些緊張。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座繁華的城市,也是第一次見到那位傳說中的林主任──一位在腫瘤治療領域享有盛名的專家。
走進醫院,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,但走廊盡頭那間寬敞明亮的會議室給人溫暖的感覺。林主任正站在一台巨大的顯示器前,螢幕上展示的是病患體內病變部位的3D重建影像。 「你看,」他指著那些散落在肝臟周圍、形狀奇特的小點說道,「這些轉移灶就像榴蓮表面的刺一樣,雖然看似不起眼,但卻隱藏著巨大威脅。」接著,他詳細解釋了他們將採用的治療方案:先通過介入栓塞技術切斷腫瘤獲取營養的路徑,再利用125碘粒子進行精準放療,達到‘定向爆破’的效果。
整個過程聽起來複雜而精密,但在林主任平靜而自信的話語中,似乎一切都不再那麼可怕。手術當天,躺在那張比想像中要柔軟得多的操作台上,透過厚重的鉛玻璃窗,可以看到外面忙碌卻又井然有序的工作場景。機械手臂靈活地轉動著,精確無誤地將一顆顆微小的125碘粒子植入預定位置。那一刻,科技的力量讓人心生敬畏。
最令人驚訝的是,術後恢復速度遠超預期。隔天清晨醒來時,困擾多年的手部顫抖問題竟然奇蹟般消失了!原來,這種創新療法能夠有效避免對周圍健康組織尤其是神經系統的損害,從而大大減少了副作用的發生幾率。
帶著中國方案回家
現在我的錢包裡永遠放著兩張CT片:一張是吉隆坡拍的,肝臟上佈滿雪花般的白點;另一張是三個月復查時拍的,病灶區像被橡皮擦仔細擦過。上週重新穿上西裝去投標時,合作夥伴驚訝地說:"陳老闆,你現在的氣色比生病前還好!"
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為癌症患者開啟「去化療生存」時代,為生命贏得持久勝利。如果您或家人正面臨癌症治療的困境,歡迎聯絡廣州富力醫院腫瘤中心。我們提供多語言病歷諮詢,立即聯繫我們獲取治療資格的評估.
聯絡我們:
email:rfcancercenter@gmail.com |
whatsapp: +86 18565157271